为拓展师生学术视野,我院于2025年3月14日下午16:00在ok138cn太阳集团2号楼209学术报告厅线下开展了第87期新芒论坛暨中古史工作坊系列讲座第二讲,主题为“东晋南朝佛教经典的流通、收藏与编目”。本次讲座由刘成副教授主持,浙江大学ok138cn太阳集团石青博士主讲,ok138cn太阳集团师生4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石青博士系统梳理了东晋南朝佛教典籍传播的三重维度:首先,揭示了纸质媒介普及对经典流通的革命性影响,并介绍《出三藏集记》《历代三宝记》等译经史研究基础文本的体例和内容。其次,以《出三藏集记》为例总结影响经书流通的因素,包括 "赍经自随" 的游学传统与 "互市寄经" 的商业网络,主要途径有本人携带、委托寄送、遣人缮写、边境市买等等,共同构建了新出经典能迅速传播的跨区域传播体系。石博士利用敦煌文书等出土资料图复原具体路径,文献功底扎实。重点剖析了寺院经藏的发展脉络。以定林上寺经藏为研究核心,认为梁武帝时期华林园宝云经藏的建立,既依赖定林寺藏书基础,又开创了官修经藏的新模式。最后,指出本土的僧俗学者仍旧采用传统方法整理和阅读翻译的佛教经典,著录技术上佛典目录受《汉书·艺文志》的目录框架影响,从目录学角度印证了东晋南朝佛教的中国化趋势。


讲座结束,刘成副教授对讲座内容总结并补充了印刷术和佛教译经流程相关知识,我院师生积极向石青博士提出问题,石博士围绕知识史范式等内容逐一进行解答。本次讲座深化了师生对于佛教史、文献学、目录学的进一步了解,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供稿:陶喆
编辑:李文超
审核:姜海龙